【宣教士分享】一個房間的堅持
許英黎宣教士 ︳工場副主任
最近我們機構為「女兒之家」一個特困家庭建造了一所房子。建房的想法緣起於我剛來柬埔寨時,看見一個佛教群體為有需要的人建造了一個小社區,當時心裡感嘆:為何我們基督徒群體往往只談福音,而忽略福音對象最基本的生存需要?耶穌也是先照顧、先醫治的!


後來,一次美國之旅勾起我的記憶,當我與機構創辦人之一吳淑儀會長分享的時候,她説她第一次踏足柬埔寨時,就留意到絶大部分底層家庭的房子都是没間隔,只有一個房間的高腳屋,女孩子在全無隠私的情況下成長,怪不得容易成為亂倫性侵的犧牲品!她說,為貧窮家庭建造女孩有自己房間的房子是她一直以來的夢。
就這樣,雖然我們機構經濟也很困難,但在美國德州某教會的支持下,我們還是開展了這一建屋計劃。
作為宣教機構,融合與尊重當地文化是首要的;但對建屋計劃我們卻有一個堅持——要為女孩子預備一個房間。柬埔寨基層家庭的屋子沒有間隔,加上婚姻關係脆弱,常出現以下狀況:不知是第幾任的後父與家裡的女孩子近距離生活及睡覺……我不能說這直接引起性侵,但事實上,我們收養的孩子,很多都是被後父或家中的兄長性侵的!
我們盼望這屋子不但祝福我們的孩子及她的家庭,更盼望這成為神恩典的記號,鄰舍看見這屋子的時候會傳頌神的作為,並且這家人領受了神恩後會將這祝福傳出去。
於是,6月5號我們舉辦了移交儀式,預計鄰居、與我們一起負責該個案的政府社工、村長及其他官員會出席,但沒想到一個高級官員的秘書那天早上忽然說他們也要出席。
大家到達後,秘書就讓我們將儀式程序給他過目,他重整了我們的程序,將敬拜與信息分享調到最後,即在他們離開後才可以進行;他甚至要求由他當司儀。這些我們都明白,柬埔寨對帶有宗教意味的活動仍有所限制。
儀式就這樣一項一項地進行,同工突然告訴我,那個高官說要聽我這個香港人說話,甚至讓我們進行敬拜。當我看見他專心地聽著我的信息分享時,心裡十分感動;當我看見他手拿著詩歌歌詞看的時候,心裡更是激動;當他的秘書公開地說「主」這個字並表示歡迎我們機構再去幫助那個社區的時候,我更驚嘆神奇妙的作為。
由拒絕我們,到接納我們,再到公開高舉「主」的名,若不是神工作,他們剛硬的心不可能在短時間内作出如此的改變!
屋子已經建成,但我知道故事還未完,神在那個十歲的小女孩身上的工作還要繼續,甚至是在她整個家庭、鄰舍和其他人身上的工。期待那未完的故事,期待繼續觀看神奇妙的作為!

